首页 > 执行动态 > 执行时讯
打印本页
北京互联网法院数字执行打通司法为民“最后一公里”

  一键执行立案、扫码缴纳执行案款、一键发还执行案款,让当事人不跑路、让法官少跑路、让信息多跑路,北京互联网法院数字执行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?

  11月17日,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数字执行情况新闻通报会,向社会通报自建院以来互联网特色的数字执行具体情况。

  据了解,北京互联网法院积极推进技术赋能案件执行,不断探索完善“全流程线上执行”新模式。截至目前,共审结案件159778件,执行立案案件9785件,裁判自动履行率92.88%;执结案件8320件,人均执结案件数313.33件,人均结案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;案款发还平均时长仅有2.81天,不断刷新全市案款发还时长最短纪录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北京互联网法院积极探索司法便民服务路径,以互联网技术“微创新”,助推执行质效大提升,真正实现“让当事人不跑路、让法官少跑路、让信息多跑路”。

  区块链智能合约“一键立案”

  将区块链智能合约嵌入调解书,如双方未履行完毕,申请执行人“一键点击”即可完成调解协议执行立案。

  二维码缴纳执行案款

  将二维码嵌入执行通知书,仅需微信扫码、输入缴款金额、核实缴款金额三步,案款即达法院一案一账号,为当事人带来指尖上的诉讼便利。

  一键智能发还案款

  将收款账户信息采集步骤前置,当事人申请立案时同步填写账户信息,通过OCR卡证识别功能,自动抓取账户必要信息生成卷宗材料,并将信息自动导入发还系统,无需法官逐条填写发还账户信息,切实缩短案款发还周期。

  线上执行财产线索接转中心

  构建线上多平台财产线索提交渠道,申请执行人或案外人可通过电子诉讼平台、电子邮箱、12368司法服务热线、专线电话等方式提供财产线索。构建财产线索线上管理机制,实现执行线索登记、流转、监督、反馈闭环管理,确保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底数清、情况明,有效推进查控进度。

  与此同时,北京互联网法院坚持需求导向,扎实推进执行方式与现代科技的互嵌互融,捋顺执行工作流程,强化科技赋能执行内部监督。

  电子卷宗调阅零等待

  实现审判卷宗直达执行法官,助力案情分析研判,缩短了纸质卷宗的调阅时限。

  全类型案件线上执行

  拓展在线执行案件类型,构建执行实施案件、执行异议案件、财产保全案件线上执行新模式,推动执行提质增效。

  “区块链+”公证机构现场调查

  构建公证机构深度参与执行工作机制,依托“天平链”优势,委托申请、调查过程、调查结果各节点全流程上链,确保现场调查流程规范、过程真实、结果可靠。

  线上执行全程留痕

  执行节点、线上审批留痕,立案申请、证据材料、谈话笔录、现场调查同步回传,实现线上执行工作全程可回溯,有效提高执行规范化水平。

  全国人大代表侯湛莹,北京市人大代表黄勇、李大中、张雪梅、秦英瑞、许泽玮、邵雪松、杨华、景新、祖彬、唐丛华、贾月、倪志华、齐凯利、李广瑞、杨燕秋在线参加了本次新闻通报会。

  人大代表说

  北京市人大代表黄勇: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,是整个司法程序中的关键一环,既关乎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及时实现,也关乎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提升,而法院判决的“执行难”问题,是长期困扰司法实践、影响司法公正的一大难点、堵点。

  北京互联网法院秉承智能化、信息化、便民化和“互联网+”的建设理念,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,开辟司法案件执行新路径,创造性地将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合到执行工作实践中,为破解“执行难”问题提供了科技支撑。

 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八项数字执行创新举措,走在了全国法院的前列,为积极探索科技支撑、数字赋能执行新机制,有效破解“立案难”“执行难”问题,提供了新思路、新方案。全类型案件线上执行、线上执行全留痕等科技支撑的执行新措施,积累了可向全国推广的北京经验。为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,既提升了司法裁决的执行质效,也优化了司法为民的服务水平,创造了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,为司法公平的有效实现,更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建设提供科技智慧。

  北京市人大代表张雪梅:北京互联网法院创新思维、优化应用,坚持数字赋能,将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,全方位提升法院执行工作质效、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,是执行工作提质加速减负、打通司法便民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重要举措。希望这一科技赋能创新举措在全市基层法院推广应用,使群众体验科技赋能司法带来的更加便捷的服务。

  北京市人大代表许泽玮: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四年来,聚焦新技术,利用区块链与电子存证平台深度嵌合,实现电子证据全流程记录,坚持以裁判“定标尺、明边界、促治理”,审理了大量具有规则示范意义的案件,进一步明确网络行为规范边界,对网络环境下公民权益保护作出指引,成为互联网治理的探索者和实践者,激发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活力。

责任编辑:江萍